新聞資訊
產品中心
最近更新Top10
|
浩博生物助力“長株潭重金屬污染耕地治理項目”來源:浩博生物 發布:2018-01-23 11:02:54 瀏覽:288
財政部、農業部表示,在2014年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工作,并在湖南的長株潭地區率先啟動試點。記者從湖南省農業廳了解到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政府引導、農民自愿、收益不減”的基本思路,此次在長株潭地區的試點耕地面積為170萬畝,計劃3-5年實施,并得到中央及湖南省的支持。財政部2014年撥付11.5億元,湖南省財政也將投入資金。根據重金屬污染的程度,此次湖南進行試點的耕地共分為三種類型進行分類治理: 第一種為達標生產區,將大米中鎘含量0.2毫克/千克(單位下同)以上、0.4毫克/千克以下的生產耕地劃入,共76萬畝。此區域不改變種植習慣,繼續生產水稻,治理思路是“在污染的土地上生產出合格的大米”。 ![]() 據湖南省農業資源和環境保護管理站尹麗輝介紹,這76萬畝耕地主要采用“VIP技術”治理。其中,V是“品種”等生物措施,I是“灌溉”等農業措施,P是指調整“PH酸堿度”,即通過生物、農業措施和環境改善來達到生產合格產品的目標。 根據農業部、財政部《湖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意見》和湖南省政府部署安排,在長株潭地區19個縣市區部分存在重金屬污染的耕地全面推廣增施商品有機肥、噴施葉面肥、種植綠肥、深耕改土和優化水分管理等5項土肥水技術。 第二種屬于管控生產區,包括大米中鎘含量0.2以上、0.4以下,農田中鎘含量1.0以下的生產耕地,總共80萬畝。 尹麗輝介紹,這部分農產品在管控下進行生產,實行“四專一封閉”管理模式:即專業品種、專區種植、專企收購、專廠儲存、農產品封閉運行。生產的農產品將在豐收季節使用快速檢測儀檢測,不達標的產品將被全部收購,阻止其進入市場。 ![]() 第三種為作物替代種植區,將大米中鎘含量0.4以上,農田中鎘含量1.0以上的生產耕地劃入,總共14萬畝。由于污染較嚴重,將采取改變種植結構,改種非直接食用、非口糧的棉花、蠶桑、麻類、花卉等農作物。相關部門將摸索政府介入種植的環節,保證農民收入,不影響農產品生產。
上一條 :No more 下一條 :湖南有機肥:種葡萄首選葡萄底肥寶 |
聯 系 人:張先生 13549650060
座機電話:0731-85620126